中文版
ENGLISH
销售热线: 0086(0)512-56960655
首页
公司介绍
企业动态
产品展示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企业宏图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楼村鲤鱼河工业区红银路65号飞黄达高新科技园1栋2楼
电话:0755-27491292 23400283
传真:0755-27491291
邮箱:sales@eterphe.com
公司新闻
市场滞后影响发展 光伏产业洗牌在即
发布时间:2008-12-2 | 点击次数:5311
随着多晶硅产业不断扩大生产,硅的价格将从
2009
年开始下滑。而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甚至减少,将倒逼光伏
电池
组件降价,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受到挤压。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向下游转移,多晶硅产业洗牌在即。这是业内人士在
9
月
19
日
召开的第十届中国
太阳能
光伏会议上,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的会议为期三天,分为报告会和论坛两大部分,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等七场报告,以及光伏产业、薄膜电池、硅材料三大论坛。
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也于
19
日同时开幕。据悉,本次注册参会人员超出一千人,
500
多个展位,是历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太阳能光伏会议。另外,大会还通过了一项重要文件
———
《常州宣言》。
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也是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赵玉文在
9
月
18
日
与媒体见面时表示,
“
近年来,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7
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但光伏市场发展依然缓慢,截至
2007
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
100MWp
,约占世界累计安装量的
1%
。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
产业发展迅猛国内市场滞后
9
月
19
日上午
,赵玉文在会上做了题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思考》的主旨发言。他表示,在世界光伏市场的强力拉动下,自
2002
年以后,国内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以超常规速度迅速崛起。
2007
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
1088MWp
(其中非晶硅电池为
28.3MWp
),比上年增长
148.1
%,超过日本(
920MWp
)和欧洲(
1062.8MWp
),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同时,
2007
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也达到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7
年底,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
1717MWp
,比上年增长
138
%。
赵玉文认为,原本基础非常薄弱的超纯多晶硅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
2007
年有
3
个千吨级超纯多晶硅生产线投入生产,产量第一次突破千吨大关,达到
1130
吨,而
2008
年有望超过
4000
吨。今后几年将会以高于
100
%的增长率发展,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快速拉近,各生产厂家正在陆续实现尾气回收和闭路循环工艺以及低能耗和洁净生产,超纯多晶硅产业正在向先进生产大国的目标迈进。
此外,
2007
年我国晶硅锭产量达到
11810
吨(其中多晶硅
3740
吨),约折合
1100
~
1200MWp
太阳能电池,硅片产量与之相当。光伏系统平衡部件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加快,许多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赵玉文表示,设备和专用材料制造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只是时间问题。
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多晶硅材料、硅锭和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工程、光伏应用产品、设备制造业等领域进行粗略估计,去年仅上述领域的销售额约
910
亿元。
赵玉文表示,
“
国内光伏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光伏市场严重滞后的现状不容忽视。
2007
年光伏系统安装了
20MWp
,只是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量的
1.84%
,意味着
95
%以上的太阳能电池需要出口。截止到
2007
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
100MWp
,约占世界累计安装量的
1%
。产业和市场之间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
企业海外上市打造全新产业链
据大会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国内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企业达
50
余家,硅锭
/
硅片生产厂家超过
70
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
200
多家。
赵玉文认为,
“5
年来,国内光伏产业不仅以
191.3
%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发展,而且形成了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光伏产业群体。
”
据记者了解,自
2005
年起,不到两年时间,相继有
10
家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分别为无锡尚德、浙江昱辉、苏州
CTS
、江苏林洋、常州天合光能、河北晶澳、南京中电、保定英利、江苏浚鑫、江西
LDK
。
2008
年
2
月深圳拓日和锦州阳光分别在国内及香港上市。而且,目前还有几家公司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
其中,常州天合光能为了实现平价电力的战略目标,采取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以保证生产的持续性,其产品涵盖了硅棒、硅片、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安装。
作为此次光伏大会的主要承办方,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之一。
”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
CEO
高纪凡
9
月
20
日
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
2008
年计划太阳能电池产能
350
兆瓦,目前已基本完成。
2009
年将产能提高到
700MWp
。
据该公司人员介绍,天合光能成立于
1998
年。
2002
年公司成为首家进入中国
“
光明工程
”
的民营企业。
2005
年
7
月生产出第一根单晶硅棒;
2006
年
1
月第一个硅片车间投产;德勤
2007
年亚洲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500
强排名第一;在
2007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上,天合光能位居国内太阳能光伏十大制造企业第二名。
另据记者了解,
2006
年
12
月,天合光能登陆纽交所。上市后,该公司的市值增加了
200%
,超过
10
亿美元。
2007
年
7
月,天合光能实施增发,募资超过
2.43
亿美元。短短几年时间,该公司迅速成长为世界光伏领域不可小视的企业。
对于选择海外上市的目的,高纪凡告诉记者:
“
除了融资之外,按国际上要求最高的美国公司的治理和管理要求,建立现代企业机制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他介绍说,该公司正在建设三大体系:国际知名的品牌体系、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低成本的发展体系。高纪凡将追求高品质看作是企业
“
必须去做的自觉行为
”
。
直面挑战通过《常州宣言》
“
伴随着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光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光伏发电的成本在
5~10
年内降到常规发电的水平?是否能够在
5~10
年内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降低成本所必需的水平?是否有信心在
5~10
年内使中国不仅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大国,还成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大国?
”
赵玉文坦言,这都是光伏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
9
月
21
日
,此次大会通过了《常州宣言》,旨在制定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发展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2010
年以后,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
50%
以上;到
2015
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成本下降到
10
元
/Wp
以下,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
1.5
元
/kWh
以下;到
2010
年,摆脱高纯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的困扰,使多晶硅材料的自给能力达到
60%
以上;到
2015
年,国内光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积极启动国内市场,促进光伏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到
2020
年实现光伏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1%
关闭窗口
上一条:
光伏太阳能电池前景可观,未来将成为重要替代能源
下一条:
欧洲太阳能研发人员看好晶硅太阳能电池
公司简介
企业动态
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Copyright© 深圳市羿驰辉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8124009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或Firefox 浏览器浏览本站
苏州羿驰辉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建工大道21号
电话:0512-56960655
深圳市羿驰辉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楼村鲤鱼河工业区红银路65号飞黄达高新科技园1栋2楼
电话:0755-27491292 23400283
电子邮件:sales@eterphe.com